电话:010-51652086
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11号
北京商报讯(记者 廖蒙)12月12日,在以“碳路先锋
绿启未来”为主题的新京报“2023零碳研究院绿色发展论坛”上,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、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表示,控制温室气体排放,防止气侯变暖已经是全球的共识和行动。我国2015年12月提出了碳达峰,2020年9月进一步提出了碳达峰和碳中和。碳达峰、碳中和是节约资源,环境友好的基本国策,是绿色发展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。
谈及落实“双碳”政策的可行性,李毅中表示,实现“双碳”,能源是源头、工业是重点、科技是动力、政策是支撑。要推进化石能源安全清洁高效,积极有序地发展非化石能源,增加储能调节能力,建立新型能源体系;加强“双碳”基础工作,深入推进节能降耗、减排治污;加强科技攻关,变革工艺技术、用能方式,调整产业产品结构,组织绿色制造,开发生态碳税。
李毅中指出,完成“双碳”时间紧迫、任务繁重、压力巨大。顶层设计还要不断充实提高。稳中求进、以进促稳、先立后破,对推进绿色低碳,实施“双碳”也是重要指导原则。要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瞻远瞩,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,借鉴学习先进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碳立法、碳交易、碳税的制度安排,加快转型升级和内部改革。同时,要注重国际动向,落实应对,维护国家利益。
针对落实“双碳”政策的具体举措,李毅中在调整优化能源结构、推进煤炭安全清洁高效开发利用等方面提出建议。李毅中认为,要持续构建“智慧电网”,加快特高压输电建设,现在全国形成了五纵五横一环网,今后还要探索建立分布式的绿电专网,让绿电用在绿色制造中;还要推动新能源+储能模式,除了抽水蓄能还要加快电化学储能,探索氢储能的规模利用。
李毅中提到,能源结构调整优化要科学合理有序替代,在积极发展非化石能源的同时,加强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,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的力度。保障油气供给要用好两个市场,两种资源。我国的油气资源并不贫乏,要通过技术创新加大投资适应我国地质条件复杂的状况,发现更多的陆海油气场。
同时,李毅中建议,要进一步推进煤炭安全清洁高效的开发利用,要优化用能结构,以电代煤代油。要提升终端电气化率,目前全国的终端电气化率28%,2025年要提高到32%,2035年要达到45%。要创新变革原有工艺技术,提高能效、降低物耗。园区要探索建立分布式电网,优化梯级用能,打造零碳园区。
“注重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节能节材,发展循环经济,各行业大有可为。如果做不好,也会造成二次污染和资源的浪费。”李毅中直言,如报废汽车再利用,可以回收70%的材料。科技创新是实现“双碳”动力,各行业已经有一批先进技术需要推广产业化,如高效光伏、智能电网、电化学储能等技术。
在李毅中看来,实现“双碳”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,要从两个双控逐步转化做好衔接。一是能耗总量和强度的双控,能耗双控行之有效,尚需完善;二氧化碳双控突出了能源结构改善,要加强基础工作,尽快建立总量控制。二是健全碳排放市场交易制度,碳排放交易市场2021年7月已经正式开始,但目前只有电力大中型企业进入了市场,尚待培育壮大。碳价比欧美低了十几倍,潜力还很大。
此外,李毅中强调,要尽快在排放配额外引入“国家核证的自愿减排量”进场交易(CCER),调动行业企业自愿减排的积极性。至于碳税,要把握好时间,范围和强度,设立碳税不是为了增加财政收入,而是为了促进减碳减排。
推荐阅读:
• 工信部:将启动实施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
“要改进完善绿色产业金融服务,金融系统已经建立了支持绿色低碳转型的体系框架,要运用ESG信息系统(环境、社会、公司治理)融入信用评级和投资决策体系,扩大绿色基金、绿色债券、绿色保险等,加大支持力度。”李毅中提到。
• “碳达峰碳中和”紧缺专业人才培养/培训项目
• “碳排放管理师”培养课程(工信部直属的权威机构颁发证书)
• “碳资产管理师”培养课程(国家权威部门主办)
• “碳交易员”培养与考证--全国碳市场能力建设中心、天津碳交易所颁发证书
• 碳汇计量评估师把“绿色颜值”转化成“生态价值”